中国宝武先后重组昆钢和新钢、战略投资山钢、控股重钢,构建了国内沿江沿海“弯弓搭箭”的区域布局,成为全球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钢铁企业,经营业绩稳居行业第一;
鞍钢重组本钢,鞍钢粗钢产能达到6300万吨,在世界钢企排名中仅次于中国宝武和安赛乐米塔尔,位居国内第二、世界第三;2024年鞍凌重组,粗钢年产能达到7000万吨级,使全国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增加到42%;
2023年中信泰富特钢与南钢强强联合,形成3000万吨级的专业化特钢航母,实现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、优特钢棒线材和高附加值钢板产量全球第一;
2023年12月26日,建龙集团正式接手西宁特钢管理权,着力将西宁特钢打造成为市值处于行业头部,规模达到千万吨级,在新能源用钢、电渣钢、无缝钢管等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特钢企业集团,努力成为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典范;
2024年9月29日,敬业集团完成与日钢营口中板的股权交割后,双方整合6条中厚板生产线,年产量高达1500万吨;
…………
一系列战略性重组,深刻改变了钢铁产业的竞争版图,行业逐步从分散竞争走向有序协同,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。
当前,钢铁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、减量发展阶段,无论是破解供给层面的“内卷”难题,还是优化产业布局、提升行业竞争力,兼并重组都是关键一招,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提升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。钢铁急需打破壁垒、创新机制,坚持以法治化、市场化办法深化重组,推动行业形成竞争适度、布局合理的发展格局。
用好法治化办法,保障“重组一批、退出一批”。当下,行业对于联合重组的呼声高涨,更多出于产能退出、产量调控的诉求。如果能将联合重组与退出机制、产能跨区域转移机制等有机结合,重组步伐必然加快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