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库存方面来看,上海钢联数据显示,8月份,五大品种社会库存、钢企库存累计增加116万吨,其中社会库存增加104万吨,钢企库存只增加12万吨。其中,螺纹钢社会库存、钢企库存累计增加77万吨。汪建华认为,这一变化会对市场形成利空压力:一方面,流通渠道在定价上对社会库存的敏感度本就明显强于钢企库存,钢贸商和下游用户往往随行就市,社会库存增长明显会导致钢材价格承压,而钢铁企业更倾向于关注自身经营业绩,在钢企库存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,更愿意选择小幅降价以保持较高的出货水平;另一方面,钢企库存增幅不大意味着企业仍可维持相对较高的生产水平,这对后市而言意味着基本面压力或将持续加大。
从供给方面来看,据监测,8月末,样本高炉生产螺纹钢、中板、热轧产品的吨钢利润分别回落至33元、82元、66元,但在钢企库存不高且企业仍有利润的情况下,钢铁企业仍将积极生产。汪建华表示,虽然受环保政策影响,9月初重点地区存在短期限产的情况,但这很难带动钢材价格整体反弹。进入9月中旬,钢铁企业复产动能增强,或导致钢材现货价格进一步下跌。“从这个角度来看,9月中上旬,钢材市场基本面压力或将加大。”他预计。
从需求方面来看,9月份内外需强度或进一步减弱。汪建华分析道,反映内需的中国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自今年5月末达到阶段性高点(711.45点)以来,持续回落至8月末的667.37点,回落幅度不大,说明内需仍具有一定韧性。而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自今年6月末达到阶段性高点(1369.34点)以来,持续回落至8月末的阶段性低点(1156.32点),说明外需有所回落。“外需是今年初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之一。随着美国加征关税的时间越来越长,全球贸易流通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,对我国外需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。”他预计。
从成本方面来看,上海钢联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铁水日均产量维持在240万吨的相对高位,这会对原燃料形成较大支撑,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阶段性支撑原燃料价格上涨。不过,钢材价格的持续回落及钢铁企业利润的显著收窄,将迫使利润回到今年较高水平的焦炭价格率先下跌,进而带动钢铁原燃料价格阶段性回落,这将导致钢材成本支撑转弱。
从宏观层面来看,9月份市场基本面虽然有宏观利好政策助力,但整体力度有限,市场的反应似乎越来越理性。反而,8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提出,要看到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风险挑战,看到外部环境的严峻复杂。汪建华表示,从宏观层面来看,9月份上半月市场压力较大,进入下半月,美联储议息会议将召开,有助于从宏观层面带动钢材价格反弹。
汪建华预计,9月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3492点,环比下跌63点。其中,螺纹钢价格指数均值为3274点,环比下跌93点;热轧产品价格指数均值为3391点,环比下跌65点;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为99.5点,环比下跌1.5点。
“进入9月份,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,国内钢材市场基本面压力或阶段性加大,钢材价格有承压下跌的可能。如果9月份美国降息落地,有利于宏观情绪转好,进而带动钢材价格上涨。在此基础上,如果钢铁企业控产效果较好,将为钢材价格带来更多反弹的机会。”汪建华建议,操作上,目前亏损的钢铁企业要积极控产,把产量指标留着创造价值;钢贸商要注重防控风险,谨慎操作;终端用户可以逢低采购,管理好库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