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初以来我国基建投资增速呈现高开低走趋势。根据相关机构统计,我国新开工重大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计同比增速从1月—2月份的38.8%放缓至1月—8月份的3.7%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我国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从1月—2月份的9.95%放缓至1月—8月份的5.42%。
在基建前三大子行业中,1月—8月份,电力、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1.6%,增速自6月份开始加速放缓;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和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累计同比减少1.1%和3.3%,成为基建粗钢消费的主要拖累项。另外,笔者观察到,今年初以来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,1月—8月份累计同比增长7.4%,自2024年以来增速持续两位数增长后回落至个位数,或意味着始于2023年第4季度增发万亿元国债支持的水利基建投资进入收尾阶段。预计在缺乏增量政策注入的背景下,第4季度基建粗钢消费难乐观。
制造业方面,今年初以来国内设备更新投资是制造业粗钢消费的一个重要支撑,另一个支撑是汽车、家电等的消费和出口。数据显示,1月—8月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.5%,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4.4%,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其他费用分别累计同比减少2.2%和0.9%。显然,今年初以来设备更新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驱动所在。1月—8月份,我国汽车内销量累计同比增长12.3%,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13.7%;空调产量累计同比增长5.8%,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2%;家用电冰箱产量累计同比增长1.9%,出口量累计同比增长1.5%。预计第4季度制造业粗钢消费在国内“两新”(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)政策和海外圣诞节需求的支撑下呈现韧性,但需关注国内政策边际效用减弱的影响。
综合基建和制造业粗钢消费,笔者预计第4季度非房地产粗钢消费环比增长0.2%,同比减少6.3%,全年同比减少5.3%。
出口方面,今年初以来,在钢材出口目的地结构调整和钢坯出口大幅增长的支撑下,1月—8月份我国粗钢出口不降反增,表现坚挺,远超预期,累计同比增长18.4%。笔者认为,虽然今年海外对我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案件频发,国内对钢材违法违规出口行为展开打击,但影响粗钢出口的核心因素——“内外价差”保持相对稳定,使得粗钢出口呈现韧性。预计第4季度粗钢出口维持较高水平,或与第3季度出口量相当,同比增长3.6%,预计全年粗钢出口同比增长12.7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