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运行逻辑来看,上半年焦煤市场持续受到供给宽松压力,致使价格重心不断下移;焦炭价格受成本坍塌影响,跟随焦煤价格下跌。第1季度,国内煤矿生产效率总体较高,春节放假促使煤产量阶段性下滑,但因煤矿端利润空间尚可,春节后复产节奏较快,产量稳步回升。此外,进口端虽无明显增量,但进口量依然维持在偏高水平。高产量叠加高进口量,致使煤供给压力不断攀升,而下游需求恢复节奏相对缓慢,在供强需弱的格局下,市场偏空氛围浓厚,焦煤价格不断下跌,煤矿利润也随之被持续压缩。
焦炭产能一直处于相对过剩状态,议价能力弱,同时因成本塌陷,焦价持续调降。进入第2季度,国际贸易摩擦升级,加剧了市场悲观情绪,促使商品价格进一步走低。在基本面上,煤供应过剩压力在库存端体现,尤其是煤矿端持续累库,部分区域一度出现煤矿顶库情况,强化煤价下跌预期。不过进口煤量开始逐步下滑,缓解了煤供应压力。第2季度后半段,部分地区因环保政策趋严叠加受“安全生产月”影响,煤矿有减产动作,且煤价已跌至相对低位,下游采购节奏有所加快,矿端库存出现向下拐点,带动“双焦”市场情绪回暖,价格止跌反弹。 |